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措施——光照
温室内栽培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:光照要充足而且分布均匀。
1.改进温室结构、提高透光率
(1)选择适宜的建棚场地及合理的方位角,应选择南面开阔,东西无巨大遮阴物,避风向阳的地块,我县方位角是南偏西5~10°为宜。
(2)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和长度,我县日光温室后屋面仰角35~40°为宜。前屋面与地面交角60~70°,后坡长度1.56m。既要保证透光率又要兼顾保温效果。
(3)合理的透明屋面形状,采用拱圆形屋面采光效果好。
(4)骨架材料,在确保温室结构牢固的前提下尽量少用材、用细材,较好采用无立柱全钢架结构,以减少遮荫挡光。
(5)选用透光率高的透明覆盖材料,应选用防雾滴且持效期长、耐候性强、耐老化性强等优质多功能薄膜,漫反射节能膜、防尘膜、光转换膜。
2.加强温室管理措施
(1)保持透明屋面清洁干净,经常清除灰尘以增加透光,适时放风减少结露,减少光的折射率,提高透光率。
(2)在保温前提下,保温覆盖材料尽可能早揭迟盖,增加光照时间。在阴雨雪天,也应揭开不透明的覆盖物,在确保防寒保温的前提下时间越长越好,以增加散射光的透光率。
(3)适当稀植,合理安排种植行向。作物行向以南北行向较好,没有死阴影。若是东西行向,则行距要加大,
(4)加强植株管理,对黄瓜、番茄等高秧作物适时整枝打杈,吊蔓或插架。进入盛产期时还应及时将下部老叶摘除,以防止上下叶片相互遮荫。
(5)张挂反光膜,反光膜是指表面镀有铝粉的银色聚酯膜,幅宽1m,厚度在0.005mm以上,在早春和秋冬季,挂在日光温室离后墙50cm左右的地方,可将照到北部的阳光反射到前面,能提高北部的光质量,并可增加室内温度。
3.人工补光,为满足作物光周期的需要。
当黑夜过长而影响作物生育时,应进行补充光照。另外,为了抑制或促进花芽分化,调节开花期,也需要补充光照。这种补充光照要求的光照强度较低,称为低强度补光。由于人工补光成本较高,生产上很少采用,主要用于育种、引种、育苗等。
4.遮光
主要有两个目的:
(1)满足作物光周期的需要。
(2)降低温室内的温度。
利用覆盖各种遮荫物,如遮阳网、无纺布、苇帘、竹帘等;进行遮光能使室内温度下降2~4℃。初夏中午前后,光照过强,温度过高,**过作物光饱和点,对生育有影响时应进行遮光;在育苗过程中移栽后为了促进缓苗,通常也需要进行遮光。遮光材料要求有一定的透光率,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。
配电系统
该系统适于大型观光型连栋温室。
本系统配备一个综合配电箱,设置在办公楼温室控制室内。
考虑到使用方便和电控箱内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,每个区的电控箱放置于温室入门处走廊内,带有自动和手动转换装置,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及维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变压器等外部构件由用户负责,需要把主电源线接到温室的电控箱内(电源电压上下波动不能**过±5%,如波动幅度**过±5%,建议用户方配备稳压器)。内部构件及线路由我方负责。电源参数:220V/380V;50HZ
技术说明:为用电方便安装防水防溅插座,其位置及型号按规范布置。温室内导线采用防潮型RVV塑料套线(暗管布线),信号线为RVVP屏蔽导线。插座采用防水防潮型,为使温室内美观,布线采用穿管暗敷方式,包含温室内的所有电源线、控制线等导线及电气安装敷料。
连栋温室墙体厚度要合适
连栋温室墙体厚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较大冻土层厚度,以冻土层厚度加上0.5米即可。
如山东地区冻土层厚度在0.3-0.5米,连栋温室墙体“厚度”0.8-1米即可(这里所说的厚度是指所建大棚后墙的厚度,以下略同)。辽宁、、宁夏等地的大冻土层厚度甚至达到1米,墙体厚度需适当加厚0.3-0.6米,应达1.3-2.0米。江苏北部、安徽北部、河南等地,大冻土层厚度低于0.3米,墙体厚度在0.6-0.8米即可满足要求。
连栋温室墙体厚度薄了确实会保温性差,但厚了浪费土地和建棚资金。所以应在现有的基础上,采用梯形后墙,减少棚内后墙占地面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