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温室里的花朵”常被用作“脆弱”的代名词。而在园艺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荷兰,温室栽培的作物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。 荷兰果蔬中心由荷兰农产品协会与荷兰果蔬贸易协会于2014年联合成立,是一个代表着整个荷兰果蔬产业的机构。荷兰拥有**过1万公顷的智能化玻璃温室,其中约60%用于花卉生产,剩余的40%则主要用于果蔬生产,以番茄、甜椒和黄瓜为主。荷兰的番茄年产量可达8.5亿千克,甜椒为3.6亿千克,其中一半是红色甜椒。 汉斯(左)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荷兰甜椒生产商,二十几年前他从父亲(中)手中继承了这家甜椒厂并扩大经营,从单一种植红色甜椒到增添种植和绿色甜椒,使之成为荷兰数一数二的甜椒生产企业。 和大多数园艺企业一样,汉斯甜椒厂所有的玻璃温室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,生长快、产量高、质量好,避免土壤和害虫对作物的侵染,且节省劳动力。悬挂式岩棉栽培目前在荷兰十分流行,把岩棉栽培槽悬挂在温室的骨架上,再把甜椒种在岩棉块上,用插管输送营养液。 营养液作为无土栽培的核心,其配制和管理大有学问。营养液每天的用量、时间均由专业的管理系统实时监控。 荷兰玻璃温室几乎不使用农,而是利用捕食性昆虫和等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。另外,蜜蜂也已广泛用于温室给果蔬授粉。 标准的荷兰玻璃温室,包括可调节高度的采暖管道、吊蔓、物流运输车以及升降车等。 在温室的主干道上,配置了基于链条传动的物流运输车,这些物流运输车形成一个闭合链条,不断地将采摘后的甜椒运到温室外的包装车间,直接进入称重和包装环节。甜椒在传送过程中可以自动称重,并根据称重结果自动分类,等待被包装。值得一提的是,汉斯的甜椒厂从肥料运输、营养液配制,一直到供应基本都是机械操作,*人工。 荷兰缺乏自然光照,因此人工补光对发展荷兰园艺产业非常重要。在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中心的一个玻璃温室实验室内,研究员试图通过飞利浦照明技术培植“温室香菜”。 该中心的小组负责人Eric Poot说:一方面,LED照明散发的热量可以代替温室供暖;另一方面,LED灯红蓝光谱的波长调节范围更大,可以针对不同种类植物调节成合适的光谱波长,这样植物就能根据设定的光源进行生长。 为提高能源使用率,温室采用了热电联产技术。Eric说,使用玻璃温室大约可以节能50%。不过他也表示,发展温室园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,从开始实验到实际投入生产的整个过程短则几个月,多则需要数年。
荷兰温室番茄岩棉栽培技术
育苗
在番茄品种选择上,荷兰80年代番茄栽培品种主要以红色、大型果为主,单果重在150g左右;现在栽培红、粉、黄、桔色等多种颜色的大、中、小、微型果。其中单果品种有cherry:10~20g、cocktail:20~40g、pearshaperound:80~120g、beef等,串番茄有cherry、cocktail、round等。
采用穴盘育苗,穴盘为10×24孔的聚苯板材料制成,在孔穴中放入直径大小一致的岩棉塞。播种前将放入岩棉塞后的穴盘,用EC值为1.5~2.0的营养液浸泡,使之吸足水分,然后将种子播入岩棉塞,在25℃条件下,密闭遮光催芽,待种子萌芽后,再在上面覆盖1mm厚的蛭石,促使根系向下伸展,子叶去壳出土。育苗期温度应保持在25℃左右,这样10d后就可以长出较多的根,并保证番茄在长到*9片叶后花芽分化;如果温度较低(18℃左右),则根较少,生物学苗龄就推迟一周,并且番茄在*7片叶就提早花芽分化,这样就影响番茄后期产量。
移栽
当番茄小苗长到2片真叶时,就需要将带小苗的岩棉塞移栽到双孔的岩棉块中。从育苗到移栽约为20d左右。荷兰venlo型玻璃温室,标准跨度为6.4m,每跨放置4行岩棉条种植番茄,行宽为1.6m,每行岩棉条之间为暖气加热管道,同时作为采摘车行驶轨道。移栽小苗前先将岩棉条放好,将双孔岩棉块顺向摆放到岩棉条上,再将滴灌插头插入岩棉块中,用EC值为2.5的营养液浸透岩棉块。然后将小苗移栽到岩棉块中,促使形成更多的根,为以后番茄高产提供保证。
在番茄移栽入岩棉快后到定植到岩棉条之前,不需要给太多的水,保持岩棉块中含有80%水和20%空气,通过控水促进根系生长,等到岩棉块捏不出水时再给水。移栽一周以后,检查番茄小苗生长情况,将生长不好、叶片节间较短的苗拔除,并补上健壮小苗。
定植
当番茄穗花序开始坐果时,开始将岩棉块定植到岩棉条定植孔内,使根系伸入岩棉条,扩大根系营养面积。番茄岩棉栽培在开花之前需要一段营养生长控制时期,如果移栽时直接将岩棉块放入岩棉条定植孔内,那么番茄营养生长旺盛,而影响生殖生长。
定植前用EC值3.0的营养液将岩棉条浸透,岩棉条两端留排水口排水。定植时只要将岩棉块顺向放入岩棉条定植孔里即可,定植后一星期内应尽量减少操作,避免晃动植株,以免破损根系。
栽培管理
番茄正常生长速度为每周20~25cm、4片叶左右(冬季2~3片叶,夏季4~5片叶)。夏季从坐果到穗果采收一般需要55d左右,冬季需65d。
营养
番茄岩棉栽培主要环节在营养液供应上,根据番茄生长的不同阶段,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。基本的方法如下:100KgCa(NO3)2、50KgMgSO4、20KgKH2PO4、1400g螯合铁、170gMnSO4、150gZnSO4,300gNa2B4O7、20gCUSO4、15gNa2MoO4。幼苗期加大N的含量促进营养生长,坐果期提高K的含量,以促进根系生长,提高P、K含量。灌溉时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调整滴灌时间,控制岩棉内营养液含量,保持白天80%含量,晚上60%含量,保证岩棉内有一定的空气含量,促进根系发育。
温度
番茄生长所需适宜温度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。在冬季保持温度在20℃左右促使营养生长,阴天保持18℃防止徒长;生殖生长阶段采用变温处理:冬季白天保持20℃,日落到午夜00:00保持16℃,00:00到日出前保持18℃。夏季变温处理:白天28℃,夜间20℃。
湿度
番茄需要空气相对湿度60~80%。在荷兰如果温室内空气湿度较大时,夏季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,而冬季加温后,热空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水汽冷凝后流入集露槽而排出室外,从而降低空气湿度。
气体调控
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温室内CO2含量,在正常情况下,CO2含量应在800μL/L。夏季由于经常通风,温室内CO2得到补充,而在冬季,如果没有CO2发生装置的情况下,应在中年温度较高时加强自然通风来补充室内CO2含量,这样可增加产量10~15%。
整形及授粉
多数番茄品种属于无限生长型,分枝能力强。在番茄长到30cm左右高时,需要开始吊蔓,并及时打杈。在冬季光照较弱,要留较少的分枝,而进入春季以后,随着光照增加,可适当多留一些分枝,这样到夏季较多的叶片蒸腾作用,可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。当然分枝不可留太多,以免影响果实大小。
番茄岩棉栽培属于长季节栽培,一般一年一茬,平均每株番茄可长到20穗果以上。为了保持果实大小一致,可采取疏花疏果措施,保持每穗4~6个果(有些番茄品种不需要疏果,因为在营养条件均衡的条件下,果实大小均匀一致)。为了提高番茄果柄韧性,在刚开花的花序果柄上用手捏一下,使果柄受伤在愈伤后加粗。番茄每穗果采收后应及时剪除老叶,并落蔓。
在荷兰番茄栽培常采用昆虫或人工辅助授粉。人工授粉应在每穗花序花朵刚开展,用电动震荡棒震荡番茄茎部,可促使花粉散落促进受精,增产20%左右。授粉应在上午10:00~12:00进行,每隔一天授粉一次,授粉适宜温度在18~28℃。
病虫害防治
在荷兰病虫害防治严格,番茄栽培时常用茄子做指示植物。即每隔几行栽一两株茄子,一旦指示茄子发生病虫害,就需要对番茄采取防治措施。在温室内放置害虫天敌,用黄胶板诱杀虱、潜叶蝇,以及使用低低残留化学剂等防治方法。
果实采收及储藏
根据市场情况,决定采收番茄时间和采收成熟度。番茄采收后首先用机器清洗、烘干、打蜡,然后机器根据果实大小、颜色、硬度等物理性状进行分级包装,然后才上市或储藏。番茄冷藏正常温度不能低于8℃,如果低于8℃,番茄果皮颜色、口味都不好,而且储存时间短,适宜储藏温度在10~14℃,可储藏时间2~3周左右。(来源:三农网)
无土栽培(soilless culture) 不用土壤,用其它东西培养
温室无土栽培-管道栽培,墙体栽培实例
温室无土栽培-管道栽培,墙体栽培实例
植物的方法,包括水培、雾(气)培、基质栽培。19世纪中,W.克诺普等发明了这种方法。到20世纪30年始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。在二十一世纪人们进一步改进技术,使得无土栽培发展起来。
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,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。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**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,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。在无土栽培技术中,能否为植物提供一种比例协调,浓度适量的营养液,是栽培成功的关键。
表中列出了几种常用的营养液配方。为使植株得以竖立,可用石英砂、蛭石、泥炭、锯屑、塑料等作为支持介质,并可保持根系的通气。多年的实践证明,大豆、菜豆、豌豆、小麦、
无土栽培
无土栽培
水稻、燕麦、甜菜、马铃薯、甘蓝、叶莴苣、番茄、黄瓜等作物,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。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,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,例如叶菜类需要较多的氮素(N),N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;番茄、黄瓜要开花结果,比叶菜类需要较多的P,K,Ca,需要的N则比叶菜类少些。生长发育时期不同,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。对苗期的番茄培养液里的N,P,K等元素可以少些;长大以后,就要增加其供应量。夏季日照长,光强、温度都高,番茄需要的N比秋季、初冬时多。在秋季、初冬生长的番茄要求较多的K,以改善其果实的质量。培养同一种植物,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。